被梁小民教授称为“中国人写给中国孩子的第一本经济学读物”的《小书包里的经济学》日前在漓江出版社出版,定价24.8元。在金融危机时代,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从2007年开始,中国股市暴涨之后暴跌,紧接着又出现百年难遇的全 球性金融危机。危机来临之时,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了惨重的经济损失,接下来全民猛补经济金融知识。那么,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在市场经济已经深入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如果我们的 孩子对经济一无所知,他们的素质能谈得上全面发展吗?《小书包里的经济学》借鉴美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巧妙地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解经济学,通俗生动,给孩子补充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经济知识。
据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孩子从小学习经济知识,美国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学习经济知识。这方面我们大大落后了!
让我们先从美国谈起。
一、美国孩子从小学习经济学
美国是最早将经济学纳入学前、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国家。早在上世纪 60年代以前,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和教师就开设了经济学选修课,但是那 时由于还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对儿童的经济学教育尽管在世 界领先但尚不尽人意。从6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 少年儿童推行经济学教育,国家经济教育特别工作组(NFT)、美国经济学 教育联合会(即JCEE,后改名为美国经济学教育委员会,简称NCEE)陆 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全国各州从幼儿园到12年级(相当于 我国的高三)的经济学教育。接着,各州设立了州经济学教育委员会 (SCEE),几乎所有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都设立了经济学教育中心 (CEE)。对少年儿童的经济学教育,还得到了美国全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NCSS)的大力支持。1989年NCSS指出,所有儿童都需要具备有用 的经济知识,并发展批判思考能力;1994年NCSS出版的《期望卓越:社 会科学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将经济学列入社会科学教育的十大主题之一。
在美国各州的小学社会科教学内容中,经济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 且具体、细致、明确,层次清晰。美国从幼儿园到12年级阶段,学习的经 济学内容以孩子们比较容易理解且经常接触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除了教材,美国面向儿 童普及经济知识的图书、电子音像产品非常多,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形成了重视经济学教育的氛围。
二、中国孩子(包括家长、学校)怎么办?
然而,在我国内地,对少年儿童的经济学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学 前和初等教育阶段经济学教育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初中仅在初二“公民在 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中略有涉及,高中仅在思想政治课涉及商品和 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和经营者、产业 和劳动者、财政和税收、银行和储蓄、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当代世界 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等内容。同以前的教育内容相比,这些经济知识属 于新增加的内容,是可喜的。但是,这些经济知识同发达国家对少年儿童 的经济教育相比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同时,这些少量的经济知识远离学生 实际生活,再加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实际效 果很小。如果一个人高中毕业不再深造,或者读大学不是选择经济类专业, 那么这个人一生很少学习到经济知识。这种教育与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是 非常不适应的。
中国的孩子迫切需要补充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经济知识。
从小学习经济学,为幸福人生加分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目前唯一设立诺贝尔奖的一 门社会科学。它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我们已经进 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生活日趋复杂,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必要的经济知 识,来理解和处理我们身边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 场罕见的金融危机,许多人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感到莫名其妙,无 所适从,甚至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这更加表明了学习经济知识的重要性。
有人研究得出结论说,贫寒子弟容易成为企业家,而富家子弟容易成 为败家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呢?这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解释。经济学上有个基本概念叫稀缺, 说的是人们没有足够多的资源来生产我们需要的物品和服务这样一种情况。 为什么企业家多出身贫寒?就是因为贫寒子弟天生懂得物品和服务以及生 产物品和服务的资源是稀缺的这一经济学基本原理,所以他们会努力节约 和创造财富。而富家子弟呢?他们吃不愁、穿不愁,要啥有啥,忘记了稀 缺,他们不懂得节约,还会浪费财富,所以他们容易成为败家子,所以会 有“富不过三代”这种现象。当然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办法,那就是加 强经济学教育。我国社会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物质上 已经比较宽裕。又加上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整日养尊处优,饭来张口,衣 来伸手,哪里还懂得什么叫稀缺?所以对当代儿童进行经济学教育成为当 务之急。
“80后”出生的一代人中出现的所谓的“月光族”、“新负翁”就反映了 我们经济学教育的欠缺,以及这种欠缺带来的严重后果。“月光”是月月光 的意思,指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工资收入花光,一点不剩;“新负翁”是指靠借钱过日子的人。他们月月花光工资或者借钱度日,铺张浪费,等到买房 子或结婚时还是靠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其实这些人的收入并不一定低,只 是他们不会消费,不会储蓄,不会理财,也不懂得稀缺的道理。一句话,是 因为他们缺乏经济头脑或者经济素养。基本的经济知识是这些80后必须补 的课。笔者有位好友,当我告诉他我正在写作一本给孩子读的经济学图书 时,他连呼:“太有必要了!”他告诉了我他女儿的故事。他女儿上高中时, 他给女儿钱,让她去买瓶酱油。女儿一脸茫然:“怎么买呀?是我先给他钱, 还是他先给我酱油?”或许您的孩子不至于像我朋友的女儿这样,但是经 济知识缺乏、生存能力差是他们的通病。问题出在哪里?归根结蒂是由于 我们的教育中缺乏经济教育内容。而对当代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国儿童 来说,如果不抓紧对他们进行经济教育,将来后果会比“80后”更严重。
对孩子们来说,经济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就像需 要了解闪电、下雨一样,来了解经济现象。孩子们每天要消费,生活中每 天要面临许多选择,要处理与同学、朋友、老师以及社会的关系。他们经 常从成人口中听到一些经济问题的议论,还从电视报纸杂志中获得许多经 济信息。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知识,很难理解这些东西。让孩子从小 学习经济学,可以让小朋友的眼睛更加明亮,把这个纷杂的世界看得更加 清楚;从小学习经济学,可以让小朋友有更多的智慧,作出更加聪明的选 择;从小学习经济学,可以让小朋友懂得节约并努力创造财富,提高生存 能力;从小学习经济学,可以增长小朋友的风险意识,长大后提高应对经 济危机的能力。
用故事讲解经济学,很巧妙噢!
《小书包里的经济学》一书的编写目的,就是给中国孩子补充学校里学不到的必要的经济知 识。
本书作者在参考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少儿进行经济学教育的先进方 法和内容的基础上,专门为小朋友学习经济知识撰写了儿童故事,并对故 事中包含的经济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让孩子动脑动手的问题。故事生动形象,经济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同时请画家配上了精美的插图,以帮 助小朋友理解故事内容和经济知识。本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读 一读——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二)说一说——回答问题,以便让孩子回顾 故事要点,特别是与经济知识有关的要点;(三)学一学— —用孩子听得懂、听得开心的语言,对故事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四)想一想 ——设计一些小问题,让读者进一步思考身边常见的经济学问题;(五)做一做 ——联系实际,让孩子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加深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六)你知 道吗——精选一些与经济学有关的小故事,拓展孩子的经济学思维。
建议家长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让孩子在浓 浓的亲情氛围中轻松走进经济学的王国。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立 阅读。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老师也可以根据本书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 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孩子自己动手、自由思考和讨论,这样更能收到意想 不到的效果。
导语 对于区块链,很多人都有所耳闻,有人说区块链技术是能够颠覆时代一项技术,它将彻底的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说区块链相当于当年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有一次变革。就是在基于这种大范围吹捧下,区块链技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
如果有实力,炒币、屯币、守币、产币皆可行,如果什么都没有,只是个普通人的话,那就珍爱生命、远离币圈。 在币圈你看到的都是“镰刀们”想让你看到的 炒币 就拿炒币这事来说吧,以相似的股票来说,起码有银监会监管,但币圈有么?可能短线操作会赚一笔...
美国政府目前还不会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货币吧,最多承认比特币是一种资产。毕竟美元是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货,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可以随意增发美元收割全世界,它没有必要现在另外支持一种无法掌控的比特币作为货币。毕竟比特币如果认可为货币,几乎不是...
第一,什么是通证?通证是TOKEN的中文翻译。TOKEN本身的含义是令牌,原本代表的是互联网生态环境内的一种权益证明,这种权益不只是简单的交换或者价值载体,还可以包括互联网系统内几乎所有的可视性权益,比如投票权、使用权、记名权、记账权、股...
比特币持续下跌,而且跌破了前低5970点,要说比特币为什么下跌?其实原因很简单。 低位进场的人已获利,高位进场的必须成为接盘侠,早进场的人挣的是哪来的钱,挣的就是后面接盘的这些人的钱,所以比特币必须跌,跌了这些接盘侠才会恐慌,才会割肉出局。...